闪瞬文学>科幻>致那些阳光明媚的日子 > 第二章 逃过一劫
    东城,叶县。

    上世纪初期,政权频频更迭,百姓朝不保夕。东部沿海,虽远离朝局,但日子也不好过。动乱年代,地方小民更是艰难度日,河滩林木茂盛,芦苇荡匪乱横行。强者压迫弱者,弱者却向更弱者下手。如果说抢劫只是为了解决生存焦虑,那被劫者呢?大鱼吃小鱼,小鱼吃小虾?

    村里从不直接说土匪,关于他们,都叫野鸡岭的,村里有一些传言:

    说有一年夏天,前围子,老王家的二小子被抓去,因为家里付不起酬金,差点被撕票,后来卖了40亩地,接回来的,才一个星期,人就瘦的呀,不行了快,一身蚊子包,说绑匪就在床下挖几个洞,将肉票们窖在里面,口里塞上破布条子,手反绑,脚捆死,哪家来赎,就拎出一个来,像是拔了个萝卜,其间饿死的病死的,大半。

    说有一年秋天,后庙上,一个姑娘被架走,绣花鞋掉沟里了,脚后跟都磨掉了,一路血印子,挣扎时扯掉了一绑匪的面罩,认出了熟人,天真的小姑娘以为是抓住了救命稻草,喊了句表哥,谁知,竟惨遭割舌挖眼。

    说前些年,后沿上,有个小伙被抓走了,家里也没有钱赎,多少年也没有信儿,都以为没有了,他娘在家眼都哭瞎了。谁知十几年后,回来了,还带回个媳妇,花枝招展的,绫罗绸缎的,村里人都惊呆了,后来终于得知,这位原是土匪窝子的九姨太,只因这孩子俊俏激灵嘴又甜,姨太太们都很喜欢这个半大孩子,就让他给自己梳头,学自行车也让给扶着,拎包,提鞋,总之,干啥都叫着,就这样这孩子在土匪窝子里愣是活了十几年,后来,山头火拼,寨子被占,死的死,逃的逃,都打散了,这才领着九姨太回了老家,告别了打打杀杀的日子,过上了土里刨食的安稳日子,生了三四个孩子,扯个以前的衣袖子就给小孩子缝件衣裳,瞎眼的老婆婆跟着烧火倒灶忙里忙外。

    这些都是传言,无名无姓,也无从考证,谁也不知真假,反正是都在传。所以,天一擦黑,谁也不敢出门,都关门闭户,在家老实呆着。大家也乐意用这些故事吓唬熊孩子。但是,野鸡岭是所有人的禁地。

    姥爷当时五六岁,还是个毛孩子,哪里懂这些。一天傍晚,天刚擦黑,就嚷嚷着要去姥姥家。传言说了一个又一个,也没吓唬住,没办法,宠啊,孩子说走那就走啊。姥爷的父亲推着一个轱辘的人力车,上面放上一条被子,把娘俩包里面,一家三口就踏入了苍茫的夜色。

    那个年代交通不便,走个亲戚都是大早上就出门,基本没有天乌黑才动身的。

    一小时后,家里点上了油灯,姥爷的奶奶正在烧火做饭,这个小脚女人很年轻很能干。家里的大门突然被撞开了,砰的一声,一群蒙面人闯进来,奶奶手里的烧火棍都吓掉了,院里的大黄狗,一声没叫。

    是他们。

    搜。

    墙角旮旯踅摸一圈,没有。他们架着刀,开始吼这个小脚女人:

    “人呢?”

    “不知道。”

    “不说,杀。”

    刀刃凉飕飕的,往下压了压,女人脖子上一道血溜子就下来了。

    “别,去他姥姥家了。”

    “追。”

    贼不空行,顺手拖走了院里那条睡死的大黄,准确的说是被药迷的大黄狗。

    绑匪前脚走,小脚女人后脚就出门找人去送信,去砸小叔子门,关键时刻还得指望亲兄弟。孩他叔慌得一头汗,套头驴就奔河堰漫湖剌草地去了。

    那一夜,她不吃不喝,筛糠一样地抖了一晚上。愧疚,担心,自责。痛恨自己的懦弱,忏悔自己的自私。她脑海中全是平日里的那些道听途说,像过电影一样,一个个闪回,画面凭空劈过来,沟里泡着的绣花鞋子,土坑里喂出的蚊子包,一身绫罗绸缎的九姨太,四十亩地契……

    一想起这些,她就吓傻了,只一个劲抖,她开始翻箱倒柜找房契地契,手也抖,心也颤,几张小纸,却怎么也码不好,就这样开始了漫长的等待。她希望黎明快点到来,又害怕天亮,家里空无一人,只有一盏摇曳的油灯,和墙上一团手忙脚乱的身影,还有院外一颗大枣树,和着几声啜泣。